哪种靶向药入脑效果好,哪种靶向药入脑效果好一点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哪种靶向药入脑效果好,以及哪种靶向药入脑效果好一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胶质瘤靶向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伯瑞替尼,一款针对PTPRZ1-MET(ZM)融合基因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WHO 4级星形细胞瘤或有较低级别病史的胶质母细胞瘤(GBM)成人患者的治疗药物,于2024年4月23日由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正式批准。该药物的批准依据来自于鞍石生物发布的一项II/II期临床研究结果。
胶质瘤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般性对症药物:降低颅内压和减轻脑水肿:可以使用地塞米松和甘露醇。抗癫痫治疗:对于有癫痫发作的患者,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放、化疗期间使用止吐药来减轻恶心、呕吐的副作用;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的患者,可以使用升白药和升血小板的药物。
贝伐单抗: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在一些胶质瘤患者中能有一定的疗效。免疫治疗: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光动力学疗法:利用光敏剂和特定波长的光来杀死肿瘤细胞,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
贝伐单抗是一种针对血管活性内皮因子的靶向药物。它通过抑制胶质母细胞瘤中VEGF的大量表达、抗肿瘤血管生成紊乱,从而促进化疗药物渗透和抑制肿瘤干细胞生长。贝伐单抗与伊立替康联合使用在恶性胶质瘤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优势,但需注意可能出现的颅内出血、血栓形成和肠穿孔等严重副作用。
我们研究了传统细胞毒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所研究的病例都是放疗和替莫唑胺治疗失败后严重复发、病灶多处播散的难治性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初步研究结果与其他治疗的历史对照相比显示出良好疗效,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研究论文已发表,见下文)。
分子靶向治疗是综合的不是单纯的一种药物,分子靶向--贝伐单抗药物多用于肿瘤的复发,肿瘤的生长增殖需要不断的新生血管来提供,所以新生血管是肿瘤的特征,而VEGF单抗(如贝伐单抗)是目前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最常用的分子靶向药物,可有效的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会对肿瘤的生长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第3代靶向药劳拉替尼(博瑞纳/Lorlatinib/洛拉替尼)说明书-治疗疗效...
1、Lorlatinib(劳拉替尼,别称洛拉替尼)是一种针对ALK/ROS1的第三代TKI,主要应用于治疗ALK阳性转移性NSCLC。相较于克唑替尼和第二代ALK TKIs,劳拉替尼对ALK耐药突变的覆盖范围更广,同时具有良好的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
2、Lorlatinib,也称为劳拉替尼或洛拉替尼,作为ALK/ROS1 TKI第三代靶向药物,在2022年4月29日进入中国市场。全球研究发现,该药物在既往治疗过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在ALK抑制剂领域,钻石突变靶点分为三代,为患者提供了多种治疗选择。
3、Lorlatinib(劳拉替尼,洛拉替尼)是第三代ALK/ROS1靶向药物,于2022年4月29日在中国上市。全球研究显示,在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或其他ALK抑制剂治疗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劳拉替尼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4、第二代ALK抑制剂虽有效,但存在局限性:患者会产生耐药性,并发生耐药突变;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导致脑转移的患者疾病进展。而Lorlatinib解决了这些问题,是首款在中国获批的第三代ALK抑制剂。
5、洛拉替尼(劳拉替尼、博瑞纳):用于晚期NSCLC,推荐剂量为100 mg qd,剂量调整以处理不良反应,如神经系统影响和高血压。医保适应症相同。伊鲁阿克(启欣可):用于治疗克唑替尼耐药患者,推荐剂量为60-180 mg,需注意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医保乙类。
6、布格替尼在治疗克唑替尼进展后的患者中,中位PFS达到17个月,中位OS长达40.6个月,数据亮眼。洛拉替尼(博瑞纳,Lorlatinib)于2022年4月获得NMPA上市批准,用于治疗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劳拉替尼史上最详细介绍,生存期才是患者关心的
1、首先,从生存数据来看,劳拉替尼在治疗中国ALK阳性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时展现出显著效果。在一项II期研究中,接受劳拉替尼治疗的患者整体缓解率(ORR)达到70.1%,其中8例患者(19%)达到完全缓解(CR),39例(52%)达到部分缓解(PR)。
2、劳拉替尼在治疗ALK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方面表现出卓越效果,具有迄今为止最长的无进展生存期记录,并能有效阻止脑转移进展。最长PFS记录:在2024年ASCO年会上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克唑替尼相比,劳拉替尼为ALK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带来了迄今为止最长的PFS。
3、劳拉替尼的规格剂量包括100mg*30片和25mg*90片,由辉瑞制药生产。于2021年4月在国内获批上市,价格方面,2023年纳入医保后,价格在5000-6500元左右,可医保报销。国产版本目前尚无上市,患者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合理科学用药,并根据个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肺癌RET基因突变的靶向药选择
1、年5月,全球首个高选择性RET靶向药塞普替尼(selpercatinib)在FDA获批上市,用于包括NSCLC和甲状腺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治疗,并于2022年10月在中国上市。而全球第二款RET抑制剂普拉替尼(pralsetinib)也于2020年9月在FDA获批上市,用于治疗RET基因融合阳性的NSCLC患者,随后于2021年3月在中国上市。
2、选择RET突变靶向药时,需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和经济能力。普拉替尼与塞普替尼均为常见选择,普拉替尼针对性更强、服用方便且经济性价比高。对于RET突变骨转移,卡博替尼因其抗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成的作用而更优。最终选择应基于患者具体病情和综合考虑。
3、在临床实践中,RET融合主要见于无吸烟史、腺癌患者,原发病灶较小。针对这一特点,靶向治疗成为可能。普拉替尼作为针对RET融合突变的靶向药物,因其高度选择性和良好的疗效,已被用于治疗RET融合的NSCLC,以及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癌。
4、普拉替尼(Pralsetinib)作为一种尖端选择性 RET 抑制剂,以其强大的抗肿瘤特性闻名。2021年3月,普拉替尼获得批准用于治疗RET融合阳性且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2023年,普拉替尼在老挝卢修斯制药上市,扩大了其全球影响力和现代化能力。
5、塞普替尼与普拉替尼在作用机制上有所不同,塞普替尼为可逆性靶向药物,通过抑制RET激酶活性,而普拉替尼为不可逆性靶向药物,主要通过抑制RET、ROS1和ALK激酶活性来发挥作用。
6、Pralsetinib是一种口服高效、高选择性的靶向致癌性RET变异的药物。其临床前研究显示,对于最常见RET基因融合、激活突变和耐药突变,Pralsetinib始终表现出次纳摩尔水平的效价。与已批准的多激酶抑制剂相比,Pralsetinib在对RET的选择性上有显著提高,尤其在与VEGFR2的比较中,其有效性提高超过90倍。
哪种靶向药入脑效果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哪种靶向药入脑效果好一点、哪种靶向药入脑效果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文章评论